全国组织部长会议2月5日在京召开。会议强调要“坚持把从严管理监督和鼓励担当作为高度统一起来,坚持以正确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导向,进一步健全担当作为激励和保护机制”。为政之道,首在用人。当前,干部队伍中“为官不为”的现象仍然不同程度存在,这对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产生的影响不容小觑。各级组织部门要善于用好“三把尺”,以组织作为积极促进干部能为、想为、敢为,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凝聚磅礴之力。
善“教尺”,用好“长”与“短”,解决能力不足“不能为”。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党员干部倘若在带领群众破难纾困、增收致富上“无能”,在推动社会发展进步上“无能”,不仅会阻碍一个地区的发展,甚至会损毁一方百姓的利益。因此,让干部德配其位、才胜其职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要着力解决部分干部“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问题,做实做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不断强化理论教育,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帮助干部夯实理论根基、强化理论武装;持续突出实训导向,用紧贴实际工作的实践训练锻炼干部的抗压力和耐受力,锤炼干部的硬功夫和真本领。另一方面,要着力解决少数干部“破罐子破摔”的问题。不因干部的“突出弱点”而忽视“隐藏优点”,一板子拍灭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尽力扬长补短,用严管彰显厚爱,用压力倒逼动力,以规劝、告诫、引导、激励的方式,做好“良师”、当好“伯乐”。
善“公尺”,量准“进”与“退”,破解动力不足而“不想为”。公平是干部创先争优的催化剂。只有坚持画好选贤任能的“刻度”,让能干者能上,让有为者有位,干部的冲劲才不会退减,热情才不会熄灭。要牢固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通过组织倾向体现良好风尚、激励干部向上,用科学规范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围绕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改进政绩考核,真正做到跳出“评时”看“平时”、放下“总结”看“细节”、综合“显绩”与“潜绩”,给每一个干部打出“真实成绩”,让巧于包装者原形毕露,让虚张声势者自惭形秽。要持续完善奖励激励体系,用组织作为激励干部作为,避免“干多干少都一样”和“踏实干不如挑着干”的现象,用现实奖励为“老黄牛”兜底,为“孺子牛”发声,为“拓荒牛”鼓劲,用严肃追责让躺平者站起来、跑起来,真正务出实功、干出实绩。
善“律尺”,辨明“过”与“错”,破解担当不足而“不敢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许多干部无担当、不敢为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代价”太大、“板子”太宽。很多时候,不论是机关工作还是基层工作,都不是一板一眼、非对即错的,面对危及大局的复杂矛盾时,面对稍纵即逝的发展机遇时,墨守成规和畏首畏尾反而可能带来更大的损失。要避免“不敢为”,让“代价”在可承受范围。切实建立、完善、落实容错纠错机制,不搞“允许掉一粒米”“纸上一套,实际另一套”的假容错,切实鼓励干部在一定范围内积极探索、大胆创新,让能干事、想干事的人可以放开手脚施展武艺。要紧盯“无担当”,让“板子”拍得更精准。坚持“三个区分开来”,不断细化惩处条律,对推诿扯皮、损害集体利益维护自身“安全”的行为要给予迎头棒喝,对初衷好、情节轻、后果小的错误要给予酌情考虑,切实营造出上下同欲、齐心协力的干事氛围。
共产党员网 九游会登录j9入口的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