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近日,《中共中央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决定》指出:“要着力增强宣讲的说服力、亲和力和针对性、有效性,紧密联系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思想和工作实际,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讲清楚、讲明白,让老百姓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广大基层宣讲工作者要切实领会,用心琢磨,多一些“烟火气”让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够味”,切实打通党的创新理论传播“最后一公里”。
多一些乡音土语的“烟火气”,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土味更足”。俗话说,“到什么山头唱什么歌”,面向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党的二十大精神理论宣讲需要更加“接地气”,多一些微言大义,少一些书面语言,想办法将深刻的理论讲出人民群众乐于接受的“乡土味道”,教育引导群众真心实意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党员干部在进行宣讲时,要带着满怀热情,注重与人民群众产生良好共鸣,多站在群众的角度思考,全面把握好群众真正想听的是什么、真正在意的是什么,着力增强理论宣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让党的二十大精神直抵人心,赢得百姓的衷心拥戴和信任。
多一些贴近生活的“烟火气”,让党的二十大精神“情味更真”。党的二十大精神高瞻远瞩,内涵丰富,为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在基层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由于覆盖面积广泛,学习需求多样,党员干部需要牢牢抓住关键、把握重点,与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相结合,用心用力用情聚焦群众所需,回应群众关切。要全面了解掌握人民群众“急盼愁难”的现实问题,结合发生在群众身边的“活教材”,绘声绘色地向人民群众阐明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精髓要义,让群众感兴趣、坐得住、听得懂、学得进,使理论宣讲真正带着温度走进群众心坎。
多一些融于时代的“烟火气”,让党的二十大精神“趣味更浓”。与此同时,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还要注重与时俱进,丰富宣讲载体,搭建宣讲平台,坚持“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相结合,切实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度和活跃度。要改变以往“台上一人讲、台下众人听”的单向传播模式,向情景式、访谈式、互动式等创新模式积极转变,组织相声、小品、戏曲、快板等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宣讲活动,寓教于乐,浸润人心,用鲜活有趣的形式打造沉浸式学习体验。还可以通过微博、抖音、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进一步拓展宣传阵地,强化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让党的二十大精神“飞入寻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