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以斗争求发展则发展存,以妥协求发展则发展亡。斗争精神是我们党在发展壮大过程中形成的宝贵品质,是我们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不断取得新胜利、创造新辉煌的动力之源。奔赴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要勇于斗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亮出奋斗必“斗”之姿,拿出“远征”必“争”之势,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甘于奉献,让“斗争”状态一直在线,依靠顽强斗争精神书写奋进新篇章。
让“自力更生勇斗争”的状态一直在线,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斗争志气奋进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号召,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发展史就是一部斗争史,自力更生不认命的精神品质贯穿于我党成长壮大的全进程,推翻压在人民身上看似不可撼动的“三座大山”,我们做到了;完成敌人围追堵截下看似不可能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我们做到了;战胜武装到牙齿看似不可一世的美帝联军,我们做到了;带领接近一亿贫困人口实现近乎不可能的脱贫,我们做到了……走向未来、走向复兴,我们要永葆“自力更生勇斗争”的劲头,砥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斗争精神,以“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自信豪迈奔赴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创造出更多可载史册的丰功伟绩。
让“艰苦奋斗敢斗争”的状态一直在线,以“越是艰苦越向前”的斗争骨气奋进新征程。党的二十大闭幕后,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国内考察就到河南林州市,在参观红旗渠纪念馆时他指出,“今天,物质生活大为改善,但愚公移山、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能变。”艰苦奋斗作为我党最重要的精神品质之一,贯穿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红旗渠精神,再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再到新时代的脱贫攻坚精神、抗疫精神和“三牛”精神,艰苦奋斗的斗争精神始终澎湃在共产党人的血脉之中,有力地推动我们翻过崇山峻岭、越过沟壑荆棘。走向未来、走向复兴,我们必定还有许多“娄山关”要过、“腊子口”要闯,广大党员干部要弘扬好、传承好艰苦奋斗的斗争精神,挺起“泰山压顶不弯腰”的脊梁,保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激扬“斗罢艰险又出发”的气概,到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生态保护等艰苦环境、斗争一线去磨砺自己,锻铸自己的“硬肩膀”。
让“甘于奉献善斗争”的状态一直在线,以“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斗争底气奋进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号召青年,要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模范,带头站稳人民立场,脚踏实地、求真务实,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甘于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我们的事业之所以能够不断向前发展,正是因为有太多不计私利、甘于奉献的奋斗者。从小小红船到巍巍巨轮,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无私奉献和不懈奋斗。他们是播火者,不惧白色恐怖和血腥镇压;他们是战斗者,不畏枪林弹雨和艰辛征途;他们是建设者,不怕一穷二白和艰苦卓绝;他们是改革者,直面时代挑战和风云激荡。走向未来,走向复兴,广大党员干部要争做无私奉献的继承者,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价值取向,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深厚情怀,以“黄金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定力,苦干实干、无私奉献,甘做一颗钉、一滴水、一块砖、一片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