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广大扶贫干部的努力下,当前的脱贫进度符合预期,承诺即将如期兑现,但“后扶贫时代”如何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防范化解返贫风险,仍需要广大党员干部砥砺前行。
“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后扶贫时代”不同于以前“大干快上”的阶段,而要秉持更为活络的思路、采取更为灵活的方式、追求更为长远的机制。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转换过去思路,不走过往老路,勇于“辟蹊径”。
“后扶贫时代”,不妨在思路上“辟蹊径”。随着“后扶贫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贫困户告别贫困,不愁吃,不愁穿,温饱问题不再。这也让不少干部认为扶贫已圆满落下帷幕,肩上的担子可以放下了。殊不知,脱贫攻坚这场速决战之后,还有任务更为艰巨的防范返贫持久战需要广大干部担当作为。面对今后不一样的攻坚重点,广大干部务必要打破思维定势,在思路上有所突破,认识到过去“摘帽子”的办法可能并不适合以后带领脱贫群众“富里子”,要把思路逐步从兜底救助、福利供给向扶志、扶智、扶生产方面偏移,从而更好带领脱贫群众奔向小康,推动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搭建起脱贫群众奔向富裕生活的桥梁。
“后脱贫时代”,不妨在发展上“辟蹊径”。近些年,产业扶贫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认可。但不可否认的是产业扶贫依然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不少地方罔顾现实,盲目跟风周边项目,粗暴“复制”他人经验,硬挤别人“走过的路”。凡此种种,不仅导致自身产品缺乏特色,市场竞争力弱,也致使扶贫产业陷入无序竞争和“丰收困局”,最终大家皆“无路可走”。对此,各地扶贫干部要创新思路,多辟发展“小径”,不追热点,不随大流,甚至不求规模,告别“大路货”,坚持以本土资源禀赋为基础,因地制宜,优选优产一些本土化特色产品,发展“冷门”农业、有机农业、高端农业、订单农业甚至“小众”乡村农家游等“不饱和”项目,从而更快更好地切入市场,产生效益。
“后脱贫时代”,不妨在考核上“辟蹊径”。对脱贫攻坚成效的考核既要放眼当下,亦要着眼长远。当前的扶贫考核,无论是第三方评估,还是上级部门专项考核,都主要聚焦贫困户当前状况,把目光放在扶贫干部的所作所为上,反而对贫困群众的未来发展少了些许关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调研时说:“我更关心的,就是今年以后是不是能够稳定下来,是不是有一个长效的机制。”从中可见,考核一方要把视野拉长,研判评价贫困户未来发展情况,在考核中糅入“后续发展”“发展潜力”等要素,在考核室注重察看地方是否有积极探索可持续“供血”的产业扶贫模式,是否有制定完善长远可行的制度机制,是否有打通稳定就业的脱贫通道,对于有在这一方面下心血的地方,可适当给予加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