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年前,
一段中华民族苦难史拉开序幕。
这场最初始于少数人的疯狂,
却让无数人蒙难。
此后不到半年,
东三省沦陷,中华告急,民族危险。
沉睡中的中国,被逼上风口浪尖。
战火过处,
寸寸山河,寸寸血泪。
记得1941年的潘家峪吗?
1600多名日伪军包围了这里,
全村1700多人,1230人被杀、33户全家灭绝。
战地记者雷烨愤痛写下《惨杀场视察记》,
“我们由黑烟瓦砾里钻出来,
一位白头发的老姑奶奶,
正站在夕阳里,向尸体哀怨。”
“这仇,得报!”
28名幸存村民成立“复仇团”,
含泪发誓血债血还。
终于,
下令屠村的日本军官走进埋伏圈,
为他的滔天罪行付出了代价,
死时,因血洗潘家峪而获得的银质勋章,
还讽刺地戴在胸前。
如果说这是一次悲壮的反击,
那么平型关大捷、台儿庄大捷、黄土岭大捷,
则烙印了中国抗战史上的光辉印记。
10余名日本高级将领在中国战场被击毙,
150余万日军被毙伤俘……
他们曾以强横的姿态实施暴行,
最终不仅未能胜利,
还失去了生命,以及尊严。
正义可能会迟到,
但绝不会缺席。
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脸色铁青的冈村宁次在投降书上签字,
丑恶在阳光下震颤。
中国多地成立军事法庭,
始作俑者接受了正义的审判,
绞刑架成为侵略者最终的归宿,
悔罪书则是贪婪者最后的遗言。
从“九一八”事变到“九三”胜利,
我们走过了英勇悲壮的十四年。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成为共同情怀,
“视死如归、宁死不屈”成为民族气节,
“不畏强暴、血战到底”成为不变气概,
“百折不挠、坚忍不拔”成为必胜信念。
历史的铁律证明,
多行不义必自毙,
人间正道有青天。
暖风拂过“九一八”,
英雄之气尚凛然。
今硝烟散尽,
正义不朽。
当以史为镜,
烛照向前。
愿和平永恒,
福满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