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了,还是不说了”“我刚才说的都不算,以材料为准”“这都是其他地方的问题,我们这里情况还是好的”……《半月谈》的一篇名为《基层干部为何“难讲真话”?八大怪象发人深省》的文章列举了基层“访不到、坐不言、聊不得、言不尽、落不实、泼不进、痕不留、心不安”八大怪象,揭示了基层干部不讲真话、难讲真话、不敢亮丑等现实问题。
的确,这些问题在一些基层单位不同程度地存在。但同时也要看到,基层干部并非不想讲真话,而是欲言又止、怕被记录、只说问题不具体到人和事。这说明基层干部还是愿意发表真知灼见,还是想让调研人员触及到“真问题”的,只是不敢讲、不好讲、不知道能不能讲罢了。究其原因,大概有三。
第一,怕违背政策规定和组织意图,成为不讲政治、不讲规矩的党员干部。比如,某省委从2015年起对新招录的“选调生”规定了5年乡镇服务年限,几年下来,一些基层干部对这项政策在基层的实践效果还是有些微议的,但都只是自己私下说说而已,毕竟这是一项省委层面的政策,并且国家层面也对新招录的“乡镇公务员”有相关年限要求,作为一名讲政治讲规矩的党员干部,断不敢轻易质疑政策的正确性。直到省委2019年新招录的选调生取消服务年限限制,以及最近中央机关选调公务员的报考条件中规定“除选调生外,应符合在本级机关工作的最低年限要求”以后,干部们才敢无所顾忌地谈及对近几年规定选调生乡镇服务年限的看法。
第二,怕给当地造成不良影响,成为当地的“罪人”。很多时候,“挨板子”的往往是敢自我揭短亮丑的地方。比如,某市脱贫摘帽前让各县区反馈自己辖区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大小问题,某县严格按照上级要求调研报送,各村镇细化、具体问题上报了五千多个。市上汇总后才发现,其他县区都只有一两千个问题。原来,其他县区在上报问题时存在“灵活处理”的现象,能及时整改的不上报,小微问题不上报,能合并的问题合并上报……本来该县区的脱贫攻坚工作在全市是名列前茅的,在此之后,市上不仅否定了一年来该县的脱贫攻坚成绩,还“紧盯”该县,屡屡督导检查,整得该县基层干部人困马乏,还有可能扣年终考核分,影响基层干部的绩效奖金。最后,该县领导只好无奈感慨,“怪我们太老实了”。
第三,怕得罪领导,影响自己的前途命运和切身利益。基层干部都是一些普普通通的“小人物”,“小人物”的命运是很难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往往只能“我只管努力,其他的交给天意”。能走到哪一步,能成就多大事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地领导或直接领导对自己的认可度,而并非下来调研的上级领导或新闻媒体。而且他们的机会成本很高,往往是错过一次就错过了一生,任何一个领导对其“有看法”,或给其穿几年小鞋,都很有可能影响其一生的前途命运。这样一来,基层干部面对上级领导或新闻媒体的调研,就只敢按领导意图说话,“言不尽、泼不进、心不安”等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所以,要让基层干部能讲真话、敢讲真话,就得有“人”给基层干部“撑腰”。要有“容错机制”撑腰,要建立发表言论的容错纠错机制,让干部在“媒体调研”“上级走访”等特定语境中有言论自由的权利,让干部不用担心此时的言论与“党性修养、政治素养、规矩意识”等挂上钩;要有“上级”撑腰,要保证敢于揭短亮丑的地方和地方领导“不挨板子”,不能寒了“老实人”的心;要有“选才制度”撑腰,要优化选才用人方式,破除以“领导评价”为主的选才理念,少些“软性评价”,多些“硬杠杠”。
基层干部难讲真话,关键在于基层干部“腰杆子不硬”。只有真正做到了为基层干部“撑腰”,让基层干部“腰杆子”硬起来,才能广开言路,听到基层干部的真心话,触及到基层的真问题。